在1999年我国曾举办过一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参赛者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里,没有食物,没有饮水,跟外界联系的工具仅仅是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和一条上网的电话线路。
挑战的项目是让参与者呆在独立的房间内,通过网络来满足他们生活和维持生命的需求。曾参与测试的范红军表示:“当时如果不是为了挑战专门设立了一家外卖服务网站,我想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坚持下来。”
而时过境迁,互联网早已与线下形成无缝的闭环,现在困扰我们的难题更多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屏幕,仿若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我们似乎再无力量摆脱它,在享受网络和科技便利的同时,也深深被其所束缚。
黑白校园、QQ浏览器将与小猪短租联手打造创意活动“小猪四十八小时无网络生活体验”,活动将于10月22日、23日、24日三天开展,5名大学生在小猪短租提供的特色民宿中体验无网络的48小时生活,每个房间的场景将会有不同的布置,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将会看到作为大学生代表的5人会有怎样的创意选择。关闭手机并封存起来,没有wifi没有电子娱乐产品,他们远离了现代科技赋予人类的一切便捷通讯。他们甚至不外出,在一个隔离封闭的空间,体验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究竟有多深,以及网络、手机对人的影响。
活动旨在倡导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关注到随之而来的弊端,并合理的规避这些问题。
参与的大学生们将被要求在48小时内完全脱离互联网,但广大网友却可以通过互联网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这种悖论式的吊诡,本身就是实验所要传达的一种张力。
和十七年前“网络生存”时的场景不同,活动的呈现方式本身,即是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明证——我们不仅可以注视着他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还能以弹幕的形式,对其指手画脚。以直播的形式记录一群依赖互联网的大学生在没有网络的陪伴下,怎样面对生活,这构成了此次实验的亮点,并以直播的形式将参加实验者的所有情绪转变都清晰的展现在围观网友的面前,让它们自己去发现、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很显然,这将促成更多元化的解读视角。
这种直播形式的新意在于,它没有精英过滤的环节,也能将媒介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中的虚拟情况最小化,减少因媒介载体传达造成的歧义,从而还原事实。
十几年前,上网还是一种恩惠、特权。现在它看起来却越来越像剪不断的脐带。广义上,这是适度与上瘾之间的斗争。技术本身并没有过错。是技术的使用让我们分不清轻重缓急。我们在家庭或朋友聚会时,每个人都埋头玩博客或微博或类似的通信软件,把那些不在场的人(包括那些在网上认识的人)置于亲身在场的人之前。一些年轻人出现了明显的人格差异:他们线上所扮演的人物角色通常是友好的、健谈的,而线下的真实自己则相反,往往更冷淡,不注意周围环境。
据主办方介绍,Fun大学生专属的潮人盛宴将被打造为国内一年一度最知名火爆的开学季活动,并在每年的开学季为全国大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